广州市电梯行业协会:广州市电梯行业协会

安全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宣传 > 安全教育

【电梯科普】在用电梯应急救援项目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本文刊登于《中国电梯》杂志2025年第4期作者:蔡大鹏,张新东,沈书林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宿迁分院在电梯载客运行中,电网停电或设备故障都可能导致电梯突然...

【电梯科普】在用电梯应急救援项目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本文刊登于《中国电梯》杂志2025年第4期

作者:蔡大鹏,张新东,沈书林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宿迁分院

在电梯载客运行中,电网停电或设备故障都可能导致电梯突然停运,使乘客被困轿厢。乘客被困轿厢后,因精神紧张可能晕倒或诱发疾病,或因盲目自救导致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因此,应及时对被困轿厢的乘客展开救援。可见,电梯的应急救援项目检验是电梯检验中的一个重要检验项目。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电梯检验工作经历,归纳在用电梯应急救援项目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供电梯监管单位、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参考。

在用电梯应急救援项目的检验要求

TSG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附件AA1.1.4条规定:使用单位应提供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的资料。附件AA1.3.1条规定:机房或紧急和测试操作屏上应设有清晰的应急救援程序;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救援通道应保持通畅,在各种载荷工况下,应急救援人员能够根据救援程序无阻碍地抵达实施紧急操作的位置及各层站处。

在用电梯应急救援项目检验中发现的问题

2.1 应急救援程序设置不完善,救援装置配备不齐全

对于带盘车手轮的有机房电梯,救援步骤通常为:断开主电源—松闸—盘车至就近平层区—救出被困人员。但笔者在检验中发现如下问题:1)对于使用年龄较长的电梯,钢丝绳上平层标识模糊不清导致无法判断轿厢平层位置;对于更换过钢丝绳的电梯,维保单位对每一层站的平层标记均使用相同符号,与机房内张贴的平层标记不符。2)盘车手轮多由铁制,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会出现锈蚀,无法准确匹配驱动主机上的盘车孔;对于更换过不同规格、不同型号驱动主机的电梯,部分施工单位忽视了驱动主机盘车孔与盘车手轮的匹配问题,导致无法完成救援操作。3)对于仅设置松闸(手动或电动)措施的有机房电梯和无机房电梯来说,机房内或紧急操作处缺失轿厢与对重处于平衡工况时的救援程序和相应的救援装置。

2.2 需经过私人空间的应急救援效果不佳

对于按照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含第12号修改单)TSGT70022011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消防员电梯》(含第12号修改单)实施前监督检验合格的电梯以及在现有建筑物中增设的电梯,如果受建筑物自身限制,无法通过消防楼梯或救援梯子到达紧急操作的位置和楼层的,需通过私人空间如入户门、窗等方式到达紧急操作处和层站。但上述方法对于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消防员电梯,特别是对于无机房电梯来说,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救援通道本身就难以接近,对于仅配备有电动松闸装置且长期不使用的情况,如果没有定期对电动松闸装置充电、放电,则可能出现电动松闸装置功能失效。2)当轿厢与对重处于平衡工况时,若没有配备打破平衡的额外装置就无法完成救援操作。这导致需要经过私人空间进行应急救援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大幅降低。

2.3 盲层给应急救援带来风险

电梯使用单位出于安全和管理成本等因素考虑,会取消电梯部分层站的停靠,该部分层站称为“盲层”。使用单位对于盲层通常采用拆除层门装置、封堵层门、利用工具将层门门锁人为固定等处理方法。电梯盲层的设置对于应急救援带来的风险有以下几点。

1)盲层的设置一般是由电梯维保单位实施的,但有些维保单位只是将盲层的内呼、外呼取消,而没有对电梯控制系统进行整体调试。当电梯运行中出现位置信号丢失故障时,电梯一般都需要向下运行至下限位开关动作,并在最低层站完成一次正常的开门、关门动作,然后恢复正常。但当盲层设置在最低层站时,如果盲层门锁被人为机械锁死,则电梯无法完成开门、关门动作,也就不能恢复正常运行,从而造成乘客被困。而且一旦下端站的救援通道有障碍物或层门被封堵,应急救援工作也无法顺利展开。此外,如果没有设置通往底坑的通道门,电梯日常的维护保养、检验检测也难以进行[1]

2)部分电梯使用单位缺乏对盲层所在位置的层门的管理,将层门视为电梯井道壁,对层门进行随意装饰装潢,甚至会在层门处堆放杂物。如果杂物中有腐蚀性物质如酸性液体,会造成层门地坎和层面滑块出现腐蚀。久而久之,会使层门地坎和层门保持装置的机械强度下降,可能出现被困人员跌落井道的风险。

3)TSGT50022017《电梯维护保养规则》对层门的要求主要是对层门地坎、门锁触点和门扇间隙等的保养要求。部分电梯维保人员往往忽视对盲层的保养,甚至有的电梯维保人员会将盲层门锁违规短接,这会增加被困人员在门区坠落和剪切的风险。

针对在用电梯应急救援项目检验中发现的问题的处理措施

3.1 完善应急救援程序,配齐救援装置

1)完善与电梯匹配的应急救援程序:①钢丝绳上标记的各楼层平层标识应具有唯一性,并与机房内或紧急操作处张贴的层站平层标识一一对应。②对未设置盘车装置的电梯,应完善当轿厢与对重处于平衡工况时的应急救援程序,如在底坑设置救援装置(如对重块等),救援人员可将救援装置放置在轿顶或悬挂在补偿装置上,以打破平衡使轿厢移动至就近平层区。

2)配齐救援装置。TSGT50022017对电梯救援装置的维保并未提及要求。因此,电梯的使用单位和监管单位应督促维保单位定期检查救援装置的有效性,如定期对盘车手轮除锈,检查盘车装置的电气开关是否有效,检查未配备盘车装置的电梯是否配有满足轿厢与对重处于平衡工况时的救援要求的装置。

3.2 优化救援通道设置,加强应急救援通道管理

TSG T70012023附件AA1-18规定:对于2017101日前安装的或在现有建筑物增设的电梯,因建筑结构等原因难以达到第A1.3.1条中有关无阻碍地抵达各层站处的要求时,如果使用单位采取了有效措施(例如:保证救援人员可以通过钥匙或者强制手段打开通往电梯层站的门窗等阻隔,及时到达实施救援的层站,并且按规定开展了应急救援演练),并且征得了相关利益方的同意,可以判定检验结果为符合。该方法仅停留在制度层面,为更好地保障被困人员的人身安全,笔者提出以下3个具体措施。

1)对于电梯直接入户的建筑物,在兼顾救援通道畅通和不侵犯住户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可以在电梯层门和消防楼梯之间设置专用的救援通道。

2)对于部分电梯井道与消防楼梯距离较远的情况(如一栋楼有3个单元,消防楼梯仅在楼栋两侧有),设置专门的救援通道困难较大,可以在层门外侧附近设置隔障门,防止乘客出轿厢后被困在狭小空间从而引起心理恐慌。

3)电梯使用单位应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和应急救援演练的要求,每年开展不少于1次的应急救援演练,并通过微信公众号、业主群等向住户宣传电梯应急救援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如遇业主变更或者新业主入住,应及时告知新业主电梯应急救援的全流程,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3.3 规范盲层的设置和维保工作,保证层门装置完好

1)设置盲层后应取消该层站的内呼、外呼功能,拆除门区信号装置,并对电梯控制系统进行重新调试,保证电梯不会在该盲层停梯开门。如果盲层的相邻楼层地坎间隙超过11m,可将盲层作为应急救援时的井道安全门,但应保证层门闭合触点有效且层门外部通道畅通,并在盲层层门附近设有“电梯井道危险,未经允许禁止入内”的文字警示标识。如果盲层的相邻楼层地坎间隙不超过11m,需要将层门门锁人为锁死时,应在该层层门附近设置隔障。隔障与层门间隙不应超过150mm,以防止人员进入该区域。

2)电梯维保单位应严格依据TSG T50022017的规定,对盲层进行周期为半月、季度、半年和年度的维护保养工作,严禁短接门锁装置,确保层门装置完好和强度不受影响,避免应急救援过程中出现人员坠落和剪切风险。

3)电梯检验单位在电梯定期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TSG T70012023的要求,对层门门锁的闭合装置、锁紧装置、导向装置和门锁接地故障保护装置进行检验,确保盲层功能有效。

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归纳了在用电梯应急救援项目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包括:应急救援程序不完善,救援装置配备不齐全;需经过私人空间的应急救援效果不佳;盲层给应急救援带来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处理措施,包括:完善应急救援程序,配齐救援装置;优化救援通道设置,加强应急救援通道管理;规范盲层设置和维保,保证层门装置完好。这些措施有助于消除在电梯应急救援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保障乘客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从彬,陈思宇,廖宗霖.在用电梯应急救援通道常见问题风险分析及对策[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339(12)61-64.

来源:《中国电梯》杂志

声明:凡注明广州市电梯行业协会原创文章,版权归广州市电梯行业协会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公众号除标注为“原创”的文章外,其余均为转载,稿件来源一律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图片、文字、字体等作品版权问题,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处理。


【电梯科普】在用电梯应急救援项目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相关内容

评论排行榜

热门标签